- 张莹;朱宏平;苏前威;翁顺;
压电阻抗法利用压电陶瓷(PZT)传感器进行结构健康监测,通常需要合理布置多个传感器。为了克服粘结层和传感器参数差异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干扰,本文提出了等效机械阻抗比(REMI)这一新的损伤敏感因子。首先,从自由PZT的低频导纳信号中提取主要性能参数;然后,结合上述PZT参数和导纳信号得出等效机械阻抗比(REMI),并以其均方根偏差作为损伤量化指标;接着,采用圆弧定位法直观呈现损伤位置;最后,将该技术应用于橡胶板裂纹损伤检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识别橡胶板裂纹位置和评估损伤程度方面,REMI信号比原始导纳信号更敏感,为基于PZT的多传感器数据综合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2025年02期 v.42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张建;曹雄;
针对深厚软土区水闸易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首先,开展珠海水闸地基设计概况及某水闸不均匀沉降病害分析;其次,基于刚度等效原则建立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在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后,对复合地基受力变形规律进行探究,并分析垫层、管桩布置和闸室侧壁减阻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总结分析某水闸不均匀沉降病害原因,并从水闸结构、复合地基及接岸过渡段地基处理等方面提出设计建议,供工程应用参考。结果表明,珠海水闸多桩型复合地基桩型组合较为统一,但垫层设计存在较大差异;边闸室侧壁减阻对不均匀沉降控制效果相对较好,建议优先采用;某水闸不均匀沉降原因主要有垫层设计不到位、接岸过渡段设计认识不足、周边施工不利影响等。
2025年02期 v.42 17-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韩晓丽;刘加棋;来弘鹏;甄福龙;
隧道弃渣制备砂石骨料时不易控制石粉含量,石粉过量或缺失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文依托晋东山区实体工程,通过在砂石骨料中复掺外加剂加速水泥水化反应,促进水泥与砂石骨料产生结晶物,解决因不合理的石粉含量导致混凝土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并开展了不同外加剂掺量(0%,0.4%,0.8%,1.2%,1.6%,2.0%,2.4%)弃渣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孔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外加剂掺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掺量大于1.6%趋于稳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较佳;外加剂富含碳酸盐、硅酸盐物质,与弃渣制矿物材料中C_3S,C_2S,Ca(OH)_2,Ca~(2+)等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硅酸钙、C-S-H凝胶等结晶体,结晶体填充于混凝土内部孔隙中并包裹在浆体表面,进而改善微观结构,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025年02期 v.42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宋成涛;方文倩;韩志杰;许峙峰;吴玉顺;吴巧云;陈旭勇;
对输入空间的有效遍历是保证可靠度预测精度的重要条件。然而,现有可靠度预测方法或无法保证遍历整个输入空间,或需大量样本才可保证对输入空间的有效遍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网格的可靠度预测算法,其核心是通过自适应网格对输入空间进行高效划分并使用广度优先搜索来完成遍历。此外,该方法还采用了剪枝及推断来进一步提高其效率。通过数值验证及与其他主流方法的对比,本文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及高效性。最后,本文还通过所提方法在一靠船结构可靠性评估上的应用证明了其实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不仅可在样本较少的条件下遍历整个输入空间,还具备良好的可靠度预测精度及效率,且其对高度非线性功能函数的适用性较好。
2025年02期 v.42 31-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唐海淘;吴海军;杨孝祥;刘川;
本文通过简化拉索与主梁相互作用受力模型,利用Mathematica进行超静定求解,得到了主梁损伤和拉索损伤两种工况下拉索索力、主梁位移和主梁应力变化值的理论公式,分析得出各项指标变化值与均布荷载(自重)成正比,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复杂。将理论公式应用于实例,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验证得出:在变化形态上,拉索损伤工况下各指标随着损伤程度的变化接近于线性,主梁损伤工况下各指标随着损伤程度的变化呈非线性;在变化量值上,相同损伤程度下,拉索损伤工况各项指标变化量值远大于主梁损伤工况,尤其是拉索索力和主梁挠度。其分析结果可用于斜拉桥综合评估和斜拉桥损伤识别。
2025年02期 v.42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蹇宜霖;
天山胜利隧道服务隧道将敞开式TBM与压注混凝土工法进行融合,进行TBM压注混凝土工法试验段施工,依托试验段开展压注混凝土衬砌的支护机理及支护结构方案研究,明确了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荷载分布模式,普通深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宜采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式,深埋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形变压力计算方法采用斯特耐尔公式计算。结合试验段依托工程情况,进行埋深100~150 m(均布荷载1 MPa)、150~200m(均布荷载1.5 MPa)两种工况下的结构承载力分析计算,结构承载力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验证了衬砌结构可行性,指导了压注式TBM混凝土工法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对不良地质条件下压注式TBM混凝土工法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5年02期 v.42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凯旋;王里;李之建;
水泥基材料粉末3D打印技术具有成型精度高、材料耐久性好等优势,为建筑部件高精度自由成型提供了新手段。针对粉末3D打印水泥基材料强度低的问题,提出内掺PVA粉末溶解浸渍增强方法。研究PVA粉末掺量及后处理方式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精度、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VA粉末有利于提高试件打印精度,当PVA掺量为5%时,试件x,y,z三方向的尺寸误差均小于2%。水下养护后高温处理可有效提高试件抗压强度,未掺入PVA粉末的试件抗压强度最高提升506.67%;该后处理方式与内掺的PVA粉末具有协同增强作用,使PVA粉末溶于水中,形成PVA浸渍液,充满试件孔隙中,经高温固化后,提高试件强度,5%PVA试件抗压强度最高提升708.33%。本研究为粉末3D打印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5年02期 v.42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赵平;桑宗政;闫丽颖;刘倩;
为更好的对新建项目以及在建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并结合我国预售监管制度背景下的特殊情况,融合现金流管理以及系统动力学,提出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Vensim-PLE构建现金流风险识别系统因果分析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金流风险识别SD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对地产企业现金流具有显著影响。在高去化率和短去库存周期下,重点监管账户资金能够覆盖工程进度款的需求,企业现金流风险较低;反之,在低去化率和长去库存周期下,重点监管账户资金难以满足工程需求,企业需通过非重点监管账户资金进行代付,增加了现金流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展示了不同条件下地产企业现金流的动态变化,为企业识别和管理现金流风险提供了有效工具。
2025年02期 v.42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强年;王雨轩;王臻杰;陈文清;唐莹;
将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可追溯性等特性与施工企业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强透明度和信任,优化资源协调。但目前施工企业采纳区块链技术的程度相对落后,对其使用意愿的探讨十分有限。将技术接受模型(TAM)、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OE)和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组合,对277名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mart-PLS对样本数据展开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优势、政策法规、管理支持、绩效期望、兼容性和组织程度对使用意愿正向显著影响,复杂性、市场竞争和采纳成本对使用意愿负向显著影响,努力期望对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进而从复杂性、相对优势和政策法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提升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意愿,促进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5年02期 v.42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代云云;田家辉;张少锦;傅蓉;吴文慧;
近年来,开发商、购房者等主体对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认同度偏低,制约IDI制度的推广。政府财政补贴可有效提高相关主体积极性,促进IDI制度发展。本文首先基于演化博弈分析法,选取政府、开发商及购房者等核心主体,构建“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三方博弈模型;其次运用动态复制方程求解均衡点并分析其稳定性,获得5种情形下的稳定演化策略;最后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探究其演化趋势及路径。结果显示,(g_1积极,d_1投保,c_1购买)是现阶段推进IDI发展的最优稳定策略,政府对开发商和购房者适度的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三方博弈系统动态演化至最优稳定状态。此外,合理地设定补贴额度S和分配比例q是实现补贴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研究成果可为政府制定IDI制度的补贴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2期 v.42 77-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吕图;杨辉;张立茂;郝善行;刘昌永;
造楼机作为智能建造领域的关键装备,其静动力特性研究是结构评估的重要依据,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钢梁与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为研究对象,基于静动载现场试验,构建了一个可综合反映实际工况、受力性能的Benchmark模型。首先,收集多工况下的结构响应数据,融合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EKF)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实现信号降噪和特征信息提取;其次,基于实际构件尺寸、用材材性等信息建立考虑半刚性连接特性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Benchmark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修正后模型各阶模态频率计算结果平均误差绝对值降低为24.7%。研究结果为新型造楼机的设计、使用、比较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025年02期 v.42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余端仁;史健勇;
多模态知识图谱能够有效组织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解决传统文档存在的信息模态单一、数据分散、检索低效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本体与大语言模型技术提出一种施工质量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与施工质量本体构建;其次,提出LLM-RE、“领域专家”提示策略等方法进行数据层构建,实现施工质量知识抽取;最后,将数据层自动实例化为多模态知识图谱,并基于图谱构建智能问答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了有效的施工质量本体,提出的数据层构建方法在规范条文分类、实体识别等问题上的F1值分别高达88.4%,81.2%。这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知识图谱的构建效率,实现施工质量知识的高效组织与复用,为质量缺陷防治和管控等提供支持。
2025年02期 v.42 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程志坚;朱志刚;覃绍鑫;孙椿兴;
项目后评价是保障项目高质量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后续项目的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运用的方法大多数以主观定性评价为主,缺乏客观的定量分析。文章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从全过程评价、效益和影响评价、项目持续能力评价三个维度构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物元可拓模型应用于项目后评价中,得出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阶段的管理,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项目产生的财务和经济效益。该模型从评价数据结构中确定评价等级,由模型计算出的评价结果为良好,与项目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实现了对建设项目科学且客观的评价。
2025年02期 v.42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苏乾;汪盛;
塔吊作为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大型起重机械,其选型布置一直是施工阶段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群塔塔吊的选型布置,更是直接影响了施工成本、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等环节。为使群塔塔吊选型布置方案更科学、客观、经济,本文基于施工阶段现状,以施工场地红线、建筑物边界及高度、覆盖率和各类强制性规范要求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塔吊总成本的目标函数,并采用混合差分进化遗传算法(DE-GA)进行了优化求解,将优化后的方案与原方案进行比较,证明了优化后方案的优越性,并将其作为现场塔吊选型布置的重要依据。通过实际案例应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表现出了可用性和有效性,能够解决此类既定位置下群塔塔吊选型布置优化问题。
2025年02期 v.42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